江南造船厂内,四艘轮廓分明的巨舰舰体并肩而立,舰首微微上扬的弧线仿佛钢铁巨鲸跃出水面,中国海军两栖攻击力量正迎来新一轮跃升。卫星图像显示,这批新舰并非老款075型的简单复刻,而是经过全面升级的“075B型”两栖攻击舰,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队规模将直接从4艘扩至8艘,实现数量翻倍。
与早期075型相比,075B的升级体现在“筋骨”与“神经”的全面革新。动力系统率先换装两台大功率发电机,总功率从24兆瓦提升至32兆瓦,相当于为舰艇注入了更强健的“心脏”。上层建筑加装与052D驱逐舰同款的MR-331主桅集成桅杆,航空调度系统、电力系统和舰岛结构都经过重新设计,直指早期型号在实战化训练中暴露的航空作业效率短板。飞行甲板上设有六个起降点,可同时运作多架直-8C、直-20J等直升机,机库容量达30余架航空器,坞舱则能容纳4艘726型气垫登陆艇,车辆甲板可装载50辆两栖装甲车,单舰即可投送一个合成营级单位。
这批新舰的建造速度堪称“中国速度”的典范。沪东中华造船厂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将整舰分解为动力舱、舰岛等巨型模块,在全国多厂同步建造后运至总装船坞合拢,使075型的建造周期压缩至16个月一艘。而美国“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建造周期长达5至6年,中国造船工业用效率碾压了传统海军强国。
展开剩余64%其对两栖攻击舰的运用思路也独具特色,既能充分发挥两栖舰的“战略之门”作用,又能将两栖舰的战略战术价值发挥到极致,充分体现了我国海军对两栖作战的战略把握和战术的精益求精。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海军的战略思想的先进性和战略的创新的精神。而美军长期沿用的一艘两栖攻击舰配两艘船坞的登陆舰的冷战模式,也可能被中国的八艘075与八艘071的“一对一”的配合作战所所突出其全通的甲板的航空的优势。
借助充分的岸基火力支援,将两栖攻击舰打造为空中突击的核心平台,尤其更适合了近海的作战环境。其可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将营级的作战单元迅速的将从海面上跨越了滩头的第一道防线,跃然登上敌方的纵深地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立体的登陆效率,真正的打破了传统的滩头强攻的模式。
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不断完善外界便开始了对其未来发展的诸多猜想之际,其先后的两栖舰是否能将歼-35战机的全天候起降能力“完全”地体现出来就成了一道又一道让外界不断探索的迷雾。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两栖舰的“歼-35起飞”基本成型了,但是关于其能否将歼-35的全天候起降的能力体现出来就未必了,至少目前来看两栖舰的起飞和降落都还处于试验阶段。
而中国海军则以更为创新的路径推进了两者的协同发展,076专注于对无人机的航母技术的验证和完善,而075B则将其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战力扩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设计即已为将来对接AI的调度系统与无人机的自动起降技术奠定了基础。这种“保守与激进并行”的策略,既保证短期内形成可靠两栖战力,又为无人机航母等前沿技术留下升级空间。
四艘075B的加入将彻底改变亚太两栖力量格局。四艘075型协同可一次性投送整建制合成旅,配合已服役的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在跨海作战中可实现多方向同步登陆。南海舰队坐拥“海南舰”“湖北舰”双075型,与“山东舰”航母形成“航母-两攻”特混编队,对周边区域形成战略威慑。未来,075B与076型电磁弹射攻击舰构成“火力投送+兵力上岸”组合,中国两栖舰队不仅成为维护主权的利器,更是亚太和平的压舱石。
发布于:浙江省辉煌配资-股票配资导航-加杠杆炒股-专业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